一系列抑制木制品出口政策 影响我国家具产业链
从去年9月开始,我国政府陆续发布一系列抑制木制品出口的政策。业内专家表示,近几个月开始实施的有关抑制木制品出口的政策,会对我国家具产业链产生影响。家具企业应尽快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低层次同质化竞争。
专家指出,抑制木制品出口政策会对整个家具行业,尤其是对以出口为主的加工贸易型家具企业产生较大影响。《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将加工贸易企业以国产木材为原料生产的板材、家具等列入禁止出口之列。目前,家具企业中有近40%属于加工贸易企业。这类企业如不及时进行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将遭遇产业“寒冬”。
进口木料势必增加
近几年来,我国家具对外贸易顺差较大,并且一直呈增长之势。2006年,我国家具出口总值达170亿美元,占全球家具贸易总额的1/5,超过连续多年居世界家具出口第一位的意大利。
在禁止出口的目录中,以国产木材作原料生产的家具等不允许出口,但以进口木材生产的家具则不在此列。
据了解,我国北方许多企业主要使用当地的木材生产家具,品牌比较有知名度,产品出口份额逐年上升,这样的企业受影响会比较大。而南方的一些企业,木材以进口为主,也有一部分辅料使用的是国产木材。
在国际市场上,家具木料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俄罗斯在2006年对木材关税进行调整,提高税费,将原木、未加工锯材的出口关税由6.5%、不低于2.5欧元/立方米提高到6.5%、不低于6.5欧元/立方米,到2007年7月,进一步提高至10%、不低于6欧元/立方米,从而导致出口量快速下降。而东南亚国家原来木材出口不受限制,现在出于保护本国资源以及环保问题的考虑,林业政策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控制和限制采伐量的措施,制约日后原木的供应量。结合我国房地产目前所处的上升阶段,未来10年,木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将是行业的整体趋势。
适当控制出口增速
专家认为,这些加工贸易企业要想保持和扩大产品的出口份额,除了增加木材的进口量,更重要的是调整产品结构。另外,家具业的竞争和整合将加剧。从以往木制卧房家具反倾销个案的结果来看,出口壁垒将加速产业的整合,而规模大的厂家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出口受阻将造成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价格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因此,这些抑制木制品出口政策的实施,将加剧家具业的市场竞争,加速家具企业的整合。
据专家介绍,如果按国民经济增长7%—8%的速度推算,我国家具出口增速应控制在15%左右,而近几年我国家具出口增速都在30%左右。
适当控制出口增速,实现产业升级,是保持家具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大计。业内人士预计,近几年国家不会鼓励木材制品的加工出口,同时也不排除这些产品出口退税率降到零的可能。
因此,家具企业要尽快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
增加高附加值产品
在国产木料家具禁止出口,国际木料价格上扬的背景下,家具业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业内人士指出,家具企业应从环保、科技、人才等因素上着手,提高产品附加值,以高端产品应对产业困局。
首先,环保材料替代传统木质材料蕴藏商机。抑制木制品出口政策的出台已让部分企业感受到危机,再加之从去年年中一直持续到年底的家具原材料涨价,更是让全行业感到切肤之痛。环保曾经是一些企业作秀式的炒作,而如今,它越来越成为许多企业自觉的责任。出于环保考虑所进行的家具制造替代材料的研发则暗藏巨大的商机。目前,家具设计和生产强调环保主题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外观造型,而是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市场上出现的塑木结合、藤石结合、布铁结合的新式环保家具,从材质上打破传统模式。不少先行一步的家具企业已经尝到甜头。
其次,传统家具与先进科技的融合将产生巨大的市场。“用科技武装家具”的声音如今在业内越来越强,“科技是我国从家具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转变的重要因素”已成为业界的共识。目前,智能家具和高科技家具已成为家具业国际化的潮流。传统家具与现代电子信息与技术融合,将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市场。到2010年,中国智能化家具的市场份额可能会突破100亿元。目前,智能化家具也是国际家具巨头们争夺的一个市场焦点。
第三,企业人才发展战略是实现高附加值的关键。家具业走高附加值之路,核心因素是人才。家具企业目前的经营竞争已经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除了对高级人才的争夺外,现在地区间普通工人的争夺也愈演愈烈。在我国,家具制造业还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离开了工人,企业将一事无成。在这种背景下,对员工权益的充分尊重和保护,便是对企业自身的保护,而重视培养和储备人才,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