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必备火灾自救用品?
一、灭火器
居民家庭内常备的灭火器,建议选择手提式A、B、C类干粉灭火器,而且需要放置在便于取用的地方,便于扑灭初起的火灾。除此之外,放置灭火器的地方应要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照射和受潮生锈,而且还应远离腐蚀性物质,不可放在卫生间或者暖气上。
至于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大概如下:
使用前需将灭火器上下摇晃几下,使用时“一拔销子、二提管子、三压把子”,提起喷管对准火焰根部灭火。由于灭火器喷射时存在压力,需向下压住罐体。要特别注意,灭火时要背对逃生通道方向,站在上风口,如果火势过大应当放弃灭火,及时从逃生通道撤离,以保证人身安全。
切记,灭火器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灭火,不可用于直接喷射在人身上作为防火使用。除此之外,还应定时检查灭火器,看是否过期或者压力不足。
ps:灭火器有点重,可选择小一点的。
灭火毯
二、灭火毯
灭火毯又被称为消防被、灭火被、防火毯、消防毯、阻燃毯、逃生毯等,是采用玻璃纤维等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编织而成的织物,可以起到隔离热源及火源的作用,可用于扑灭油锅火或者披覆在身上逃生。灾初期将防火毯直接盖在火源或着火物体上,可在短时间内扑灭火源。
就目前市面上的灭火毯来说,常见的规格有三种,分别是1m×1m、1.2m×1.2m以及1.8m×1.2m,而且应用范围也有所不同,1m×1m适用于扑灭小火,1.2m×1.2m适用于扑灭中火,1.8m×1.2m适用于扑灭大火及火势较大时包裹人身撤离。
特别提醒,在没有破损的情况下,防火毯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并没有什么有效试用期。但是,在日常保存时,应该将灭火毯固定放置在容易拿取的地方,并且需要每隔12个月就检查一次,如果发现有损坏或者出现污染时,应该要立即更换。
防烟面具/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三、防烟面具/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防烟防毒面具又被称为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是一种保护使用者免受火场有毒气体侵入呼吸道的个人防护用品。一般由防护头罩、过滤装置和面罩组成,可用于火场浓烟环境下的逃生自救。
市面上常见的防烟防毒面具一般分为海绵、石棉网和活性炭三种。其中,活性炭无论对烟尘或者是有毒气体的过滤性能都很好。一般设备仅供一次性使用,不能用于常态性工作保护,只供个人逃生自救。
防烟防毒面具的存放地应远离热源(暖气)以及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不建议放置在卫生间等通风状况较差、潮湿的位置,以免受潮。
除此之外,防烟防毒面具属于过滤式用品,并不能自生氧,如果当使用环境的氧气浓度低于17%时,不可使用防烟防毒面具,以免窒息。而且,虽然防烟防毒面具具有一定的气密性,但是并不防水,所以不能在水中使用。
其实,在现实的火灾中,很多受害者的死因并不是被明火烧死的,而是被烟熏致死。所以,家中需要常备一款可用于火场浓烟环境下逃生自救的防烟防毒面具,在危急关头可套上面具逃生,能有效抵御有毒烟雾的侵袭。
救生缓降器
四、逃生绳/救生缓降器
救生缓降器是供人员随绳索靠自重从高处缓慢下降的紧急逃生装置,主要由绳索、安全带、安全钩、绳索卷盘等组成,可反复使用。
在绳体选择上,最好选用内芯为军用航空钢丝,外包由尼龙线编制而成的逃生绳。粗细为拇指粗细即可,一般承受重量在200公斤。相比市面上逃生缓降器少则几百上千元的价格,逃生绳价格更为亲民。
使用操作上,逃生绳固定点一定要选取牢固的物体,如窗户、暖气管等,绑定后用力拉下以检验是否牢固可靠。使用时,将安全带缠绕在臀部、腰间或腋下,调紧安全绳松紧口,并将救生绳顺着窗口抛下,依次沿绳逃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随便一根足够长的绳子都可以被用作安全绳,安全绳兼具固定身体、保险、匀速下降等特点。而普通绳子并不具备前述特性,如果没有经过特别训练,妇女、儿童、老人等很难通过手臂力量让自己匀速下降。
有声光报警功能的强光手电
五、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的强光手电
火灾常常伴随着浓烟,配备一支带有声光报警功能的强光手电显得尤为必要。
这种手电具有火灾应急照明和紧急呼救功能,可用于火场浓烟以及黑暗环境下人员疏散照明和发出声光呼救信号。火灾现场浓烟不断,消防人员有时很难判断是否还有人员被困,高亮度的LED光源手电筒具备较长可视距离,可以观察到较远地方的情况,受困人员如果能用家中的强光手电发出求救信号,能极大程度提高消防救援速度,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日常保存中应将强光手电放置在随手可及的地方;无需使用时,需将电池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温度不高于45℃。
在此需要再次提醒一下,当下依旧有很多人抱着侥幸的心态,觉得家庭起火的概率不高,过于依赖消防队伍到现场灭火。但是,事实上,消防更多是以防火为主,灭火为辅。如果家庭出现火灾时,自救灭火往往比等消防队伍到现场灭火的效率更高。所以,建议广大用户,最好在家中常备实用性消防器材。
至于要备哪些产品、备多少数量,可根据家庭成员数量、建筑安全疏散条件等状况适量选购上述或者其他消防器材。而且需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在选购时,可先从网上查询拟购消防器材的市场准入信息,以防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