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墙体裂缝是否为沉降裂缝?
一、如何判断墙体裂缝是否为沉降裂缝?
按下面方法观察判断:
1.多层房屋中下部的裂缝大,有时甚至仅在底层出现裂缝。
2.沉降缝向上指向哪里,哪里下部沉降必然是较大的。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怎么加固?
7层不少了,我觉得2层以上的房子就要小心谨慎了,需要找设计人员设计了。
处理不均匀沉降常用的方法:
1,将基础坐落到稳定土层上,比如岩石,砂卵石层,密实老粘土等。够不着就打桩。
2,将基础埋深。基础越深,沉降越少。
将基础扩大,基础面积越大,沉降越少。
3,做大地梁。大地梁不能降低沉降,但不均匀沉降会有所改善。
4,将上部结构轻量化。比如做框架结构,轻质墙板。
三、地基不均匀沉降怎么处理?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造成建筑物的开裂,在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对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与施工时应采取多重措施以减少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今天我们对其进行了总结,一起来看吧。 设计措施1、减小基础底面附加压力。可采用轻型结构或设置地下室、半地下室等措施来减小基底附加应力。(2)调整各部分的荷载分布,基础宽度或埋置深度;当基础不均匀超过允许值时,可适当调整住宅各部分的荷载分布或采用不同的基础宽度和埋深,以达到均匀沉降的目的。对于持力层软弱且厚度变化较大,且下卧层为坚硬的土层,可将基础在软土厚度较厚的区域适当加宽,降低基底压力或将该基础适当加深,使之与其它区段的软持力层厚度接近,尽量达到均匀沉降。 (3)调整基底的附加压力。设计软弱地基上的排架或框架结构柱基础时,通常要求控制基础之间的沉降差,以调整基础底面积的方法来解决,但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要做到既行之有效,又经济合理。(4)增加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对于住宅结构体形复杂,荷载差异较大的框架结构,可采用加强基础整体的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对于砌体结构,可在墙体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应在同一平面上贯通且封闭。(5)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欠敏感的结构,如排架、铰接结构,支座发生相对位移时也不会引起很大的附加应力,故也可以起到避免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效果。施工措施(1)多层砌体房屋的施工,应符合砌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蒸养制品的上房龄期不应小于28d,砌筑前砖应浇水。小砌块只能提前少量浇水,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砌筑砂浆应饱满等,并注意养护,这些对于提高砌体的抗剪和抗拉强度作用很大。(2)注意选择屋面板的施工温度,在夏季施工注意降温,使屋面板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差幅度缩小,这样有助于降低温度应力。(3)地基处理应根据软弱地基的构成、特性以及上部结构的设计要求,选用适宜的处理方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减小不均匀沉降的目的。(4)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的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若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明原因,修改设计参数或调整地基处理方法。(5)天然地基、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当按相对变形值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同一场地、同一建筑物的各点试验所取的沉降量与荷载板宽度之比,必须是在规范要求的允许范围中的同一数值。(6)天然地基和人工处理地基的建筑及按规范规定需进行变形观测的建筑,必须进行沉降监测。当基础施工至±0.000部位时,必须按规范规定的位置、数量设置沉降观测点,并在主体施工阶段,每一结构层沉降观测一次,主体封顶后进行百日观测。根据百日平均沉降值确定后续观测周期,直至沉降趋于稳定。
四、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是什么形态?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形态常见的有正八字裂缝、倒八字裂缝、斜向裂缝、竖向裂缝、水平裂缝。沉降裂缝多出现在房屋的纵墙上,较少出现在横墙上。在房间空间刚度被削弱的部位,裂缝容易出现且比较集中。其次,裂缝分布情况与沉降曲线有关,当沉降曲线为微凹形时,裂缝多在房屋下部,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当沉降曲线为微凸形时,裂缝多在房屋上部,裂缝宽度上大下小。而且裂缝一般集中在门、窗洞口附近呈45°方向倾斜。
地基裂缝需要先用悍马碳纤维布进行加固,然后在处理裂缝
五、地基沉降的裂缝几楼最严重?
如果房子地基下沉,房子会从第1层开始往上裂,并且第1层的裂口是最大的,越往上裂口会越小。如果房子地基一旦开始下沉,房子随时都是有可能会倒塌的,这类房子是不可以带住人的,必须要进行安全评估,同时还要及时维修的。另外,如果发现房子的地基开始下沉了,一定要记得及时到当地房管局去反映,同时也可以向开发商索要一定的赔偿金。
六、楼房现浇楼板出现45度裂缝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吗?
现浇混凝土楼板45度角开裂是结构性问题。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的机理是: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水化热,由于构件内部和表面升温和降温速度不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就不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外界的约束时,如钢筋的约束
七、房屋地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降?
有几个条件来判断:
1、总沉降量;
2、总的沉降差;
3、基础设计深度;
4、楼房是什么结构(砖混结构还是框架结构);
5、沉降发生总时间有多久了?如果是砖混结构,基础设计深度不深(5米以内),而且沉降量比较大(超过10cm),沉降差超过3cm,发生时间不长(一周内);那么这个沉降证明比较危险。
八、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方法?
地质钻探报告真实性如何,对多层住宅的沉降量大小关系很大。
工程地质报告要正确反映土层性质、地下水和土工试验情况,并结合设计要求,对地基作出评价,对设计和施工提出某些建议。如果地质报告不真实,就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的错误。以前在地质钻探中有的有孔或深度不到位,有的抄袭相邻的地质报告,个别甚至出具假报告,都曾给建设单位造成过重大经济损失。在设计方面也有一些原因。多层住宅单体太长的;平面图形复杂,或有层高高差及荷载显著不同的;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不同处或在地基处理方法不同的,未在适应部位设置沉降缝。基础刚度或整体刚度不足,不均匀沉降量大,造成下层开裂。设计马虎,计算不认真,有的不作计算,照抄别的建筑物的基础和主体设计。在施工方面上的原因。墙体砌筑时,砂浆强度偏低,灰缝不饱满。砌砖组砌不当,通缝多,断砖集中使用。拉结筋不按规定标准设置。墙体留槎违反规范要求。等等。对地基不均匀沉降采取的防治措施 (一)从钻探报告入手,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地质钻探报告是一门专门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钻探报告是设计人员的主要设计依据,必须提高地质勘测人员的业务水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加强责任感,这样才能使钻探报告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二)从设计入手,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多层住宅的基础刚度和整体刚度。建筑措施。多层住宅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规则整齐,尽量避免形状复杂,阴角太多;避免建筑物有显著的高差或荷载差异。在软土地区建筑物的裂缝事故,往往以有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的建筑物为多见,尤其是高、低或轻;重单元连成一体未设置沉降缝时易发生。设置沉降缝。多层住宅的学位体长度应控制在55米以内;长度较大的住宅,考虑在适应部位设置沉降缝;对于平面图形复杂的,或有层高高差及荷载显著不同的,要在其转折处;层高高差处或荷载显著不同的部位设置沉降缝;在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不同处或在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处设置沉降缝。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建筑物荷载不仅使建筑物地基土产生压缩变形,而且由于基底压力扩散的影响,在相邻范围内的土层,也将产生压缩变形;这种变形随着相邻建筑物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由干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很高,当两建筑物之间距离较近时,常常造成邻近建筑的倾斜或损坏。结构措施。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长高比是保证砖石承重结构建筑物刚度的主要因素。长高比大的建筑物,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就差,相反,如将建筑物长高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它就具有较大的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实践证明,建筑物的长高比控制在2.5至3之间时,可减少建筑物的相对弯曲,房屋不易出现裂缝。合理布置纵横墙。承重结构的墙身是房屋扭曲的主要受力构件,它具有调整地在不均匀变形的能力。纵、横墙的布置合理与否,对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影响很大。如纵墙贯通而横墙密布,则犹如空胀多肋深梁,刚度很大,这时基础沉降比较均匀。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对于砖石承重结构的纵横墙应尽量贯通,横隔墙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建筑物宽度的1.5倍为妥。设置圈梁。在建筑物的墙体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或减少裂缝的出现,即使出现了裂缝也能阻止裂缝的发展。多层住宅的楼面板。屋面板必须一律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多层住宅的基础及主体结构必须用商品砼浇捣。地基和基础措施 (1)多层住宅的地基基础设计必须以控制变形值为主,设计单位必须进行基础最终沉降量和偏心距离的验算。基础最终沉降量应当控制在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999年修订版)规定的限值以内。在建筑物体形复杂,纵向刚度较差时,基础的最终沉降量必须在15MM以内,偏心距应当控制在15‰以内。(2)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沉降变形控制要求的,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一般可采用打预制钢筋砼短桩。(3)同一建筑物尽量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并理置于同一土层中。(三)从施工入手,切实提高施工质量 1、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影响砂浆强度的因素是计量不准,原材料质量主变动;塑化材料(如石灰膏)的稠度不准而影响到渗入量;砂浆试块的制作和养护方法不当。解决的办法是:加强原材料的进场验收,严禁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建筑工程上。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并对计量工作派专人监控;将石灰膏调成12CM的标准稠度后称量,或测出其实际稠度后进行换算。2、砖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组砌形式一定要根据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质和砖的规格来确定。一般采用一顺一丁,上下顺砖错缝的砌筑法,以大大提高砌筑墙体的整体性,当利用半砖时,应将半砖分散砌于墙中,同时也要满足搭接1/4砖长的要求。3、正确设置拉结筋。砖墙砌筑前,应事先按标准加工好拉结筋,省得工人稳来乱拿钢筋;使用前地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一般拉结筋按三个0.5M,即埋入墙内0.5M,伸出墙外0.5M,上下间距0.5M.抗震构造柱埋入长1M.半砖墙放1根,一砖墙放2根,考虑到水平灰缝为8-12MM,为保证水平灰缝饱满度,拉结筋选用Φ6.5MM. 4、不准任意留直槎甚至阴槎,构造柱马牙槎不标准,将直接影响到墙体整体性和抗震性。为此要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教育,不能图省事影响质量;为保证构造柱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标准砖五皮,多孔砖三皮;转角及抗震设防地区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严禁在任何情况下留阴槎。5、加强多层住宅的沉降检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埋设专用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结构层沉降观测不少于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沉降观测2个月不少于一次。监理单位必须进行检查复测,并将资料列人工程质量评估内容。九、防止墙体因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裂缝的措施有哪些?
1、预防措施 (1)加强地基探槽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待探出的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2)合理设置沉降缝。凡不同荷载(高差悬殊的房层)、长度过大、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应从基础开始分成若干部分,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操作中应防止浇筑圈梁时将断开处浇在一起,或砖头、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以免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墙体拉裂现象。 (3)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由于上部结构刚度较强,可以适当调整地基的不均匀不沉。故应在基础顶面(±0.000)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物端部门窗数量。设计时,应控制长高比不要过大。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砖浇水润湿程度,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砂浆饱满度,在施工临时间断处留置斜槎。对于非抗震设防地区的房屋,当留置直槎时,也应留成阳槎,并按规定加设拉结筋,坚决消灭阳槎和无拉结筋的作法。 (4)宽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或砌反砖旋,以适应窗台反梁作用而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来加强。另外,窗台部位也不宜使用过多的半砖砌筑。 2.治理方法 (1)对于沉降差不大,且已不于发展的一般性细小裂缝,因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采取砂浆抹即可。 (2)对于不均匀沉降仍在发展,裂缝较严重且在继续开展的情况,应本着先加固地基后处理裂缝的原则进行。一般可采用桩基托换加固方法来加固,即沿基础两侧布置灌注桩,上设抬梁,将原基础圈梁托起,防止地基继续下沉。然后根据墙本裂缝的严重程度,分别采用灌浆充填法(1:2水泥砂浆);钢筋网片加固法(250mm×250mmφ4-6钢筋网,用穿墙拉筋固定于墙体两侧,上抹35mm厚M10水泥砂浆或C20细石混凝土);拆砖重砌法(拆去局部砖墙,用高于原强度等级一级的砂浆重新砌筑)进行处理。
十、人为导致地基墙体裂缝修复办法?
1.用洛阳探铲在基础外500mm处进行打孔,如果裂缝的宽度不是很大,长度较短的,可在基础的外面;如果缝宽和缝长均大时,可在室内和室外基础的两侧进行打孔。孔洞应斜向基础的底部,并要超过垫层的底面。孔径应在200mm,孔与孔间距应视裂缝的严重程度去确定。
2.为了防止孔洞对基础的影响,也可采用隔一打一的方法。待先打的孔处理结束后,再打未打的孔和进行处理。
3.将生石灰块加工成直径为50mm的小块(不要石灰粉或小于50mm的块),分层填入孔洞中,每填300mm时,利用干砂灌充石灰块的缝隙,再铁棒进行捣压,然后再填上层。